大家应该发现了百度排名效果变得越来越差,取而代之的是百度系的产品,这正是平台暴力截流的一种手段。
企业不能把鸡蛋放到一个篮子里,要多渠道来运营。当下移动互联网都已进入碎片化时代,流量也被瓜分到各大头部平台,谁能占领用户的碎片化时间,谁就能赢得客户,赢得市场,谁就能获得最终的成功。对于还能做什么,下面有几点分享,希望对各位有用:
一是受PPT事件、魏则西事件、抄袭事件等影响,又继今年3.15后,360被点名整改,做为老大哥的百度意识到需要自己来控制客户广告非法安全风险。
二是全面推广百度自己的“爱采购”项目,因为爱采购是百度旗下的类似B2B平台。
三是基于百度移动端,用基木鱼、爱番番两者结合实现数据闭环。
四是推广百家号,说是帮企业在移动端上自媒体做布局,其实就是抢自媒体流量。
不管是企业网站还是基木鱼(移动端落地页),企业的核心是精准获客。
2022年传统企业线上获客重心还是搜索引擎;
精准咨询量的关键在于前期定位和数据分析;
线上标准化运营能助力销售成交和品牌传播。
移动端上百度占有率还是在80%以上,有实力的企业建议还是要投放。
那多数企业老板又问啦!现在除了做百度还能做什么?
1、SEO优化(自然排名)
对SEO来讲也许是一个“春天”,如果企业不做付费,就只能通过SEO来获取流量,流量虽不及付费,但SEO还是可以去尝试的。企业通过SEO免费来咨询的还算可以,比如:做大屏拼接的、做城市家具的、做标识工程免费流量都很不错)。做过SEO的企业都明白,需要专人来打理,比较多企业请了专人但结果都不理想。建议找一家负责任的公司来做比较靠谱。
2、企业自媒体一定要做
首先做好企业自媒体矩阵
第一矩阵:微信、微信公众号(做用户承接);
第二矩阵:抖音/快手或视频号(做视频营销);
第三矩阵:百家号、头条号、搜狐号、小红书(内容营销);
第四矩阵:新浪、知乎(事件营销、问答营销)。
其次做自媒体一是要清晰企业目标:清楚做自媒体是做用户积累,清楚做自媒体需要销售产品,清楚做自媒体要为企业做品牌传播。
二是强调品牌人格化;比如:多数企业做公众号仅仅是因为盲目地跟随潮流,却从未想过自己企业的特性应该是去运营一个公众号,大部分最终都沦为了“广告”平台、成为鸡肋。
一家卖牛肉的企业做抖音,不是去拍生产牛肉的过程和牛肉好坏,而应该拍如何用牛肉做一份美味佳肴。
一家做印刷包装的企业不是去拍工厂和售后,而应该拍工人踩在纸上教你如何练成轻功草上飞。所以说品牌人格化需要从企业的角色定位、特性设定以及场景搭建和内容搭建来考虑,长期稳定输出优质内容,通过实现自媒体品牌的人格化,最终反哺企业形象,助力企业增长。
最后一点就是别死耗一个平台;除了百度,还有头条、抖音、知乎、小红书等等自媒体平台,企业完全可以多项选择,根据自己的客户群和产品定位来考虑适合投放的平台。
毕竟自己的流量何必要留给别人白嫖呢,那就自己干吧。你想在我这里做生意就到百家号、爱采购这里付费租个门店。如果效果不好,还可以花钱跟我采买些流量,总之运营推广一条龙服务通通都能搞定。
所以,那些只靠几个核心关键词拿流量的企业站就会很痛苦。平台就是紧盯着你这些商业价值高的词做二次变现,这类企业站的抗风险能力非常弱。
3、横向做宽,纵向做深
我这里给大家提供1个应对思路“横向做宽,纵向做深”,看起来似乎有点废话,但很多企业并不知道。所谓的流量风口,只不过是因为规则的不完善、不成熟才给了平庸的作品更多的流量机会。同样的方法别人能做起来,你却不行,就不一定是你的能力问题。虽然别人的成功是不可复制的,但思路是可复制的。
横向做宽就是去拓展新的流量渠道。把这套拿流量的方法直接迁移到其它的平台上。比如抖音、知乎 、微信等 。
百度的核心流量阶层基本已经固化,新的站点很难会有太多的流动机会,这个时候就需要去丰富流量的来源类型,避免把鸡蛋都装在一个篮子里。比如下面这个站点,谷歌和必应的流量占比都在不断的上涨中,这也是平台向内容生产者释放出的友好信号,是值得去重点拓展维护的。
前几个月也做了几个站,目前的效果还算稳定。这几个站主要的流量来源是很多精英人士不悄一顾的长尾关键词。这些词有用吗?必须的。先切换回用户的身份回忆下,你在搜索引擎找东西的时候会怎么搜索?你觉得“喷涂机器人”“喷涂机器人哪家好”哪个词更能直达用户的需求?
很显然是后者,而且用户搜索这个关键词的商业动机非常明确。这种词一方面可以降低竞争成本,另一方面还能有效覆盖精准用户。也就是说,只要去批量铺设长尾关键词进行优化,就可以实现低成本精准引流获客的效果。
但这块对于数量上会有很大的要求,比如你铺1000个词出去,有100个词实现排名占位就可以看到效果了,毕竟长尾关键词本身就不是高频需求,加上能否获得有利的占位也带有一定的概率性,这就是我说的纵向做深。所以说,玩流量除了走心,也得走量。